加拿大蒙特利爾(Montreal)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的一份最新研究指出,在接下來的 30 年內,北極海恐面臨夏季無海冰的情況,而這種現象將對北極圈的生態系統,造成相當大的破壞。
海冰是結凍的海水,部分會在每年夏季融化,到了冬天才再次結凍。海冰會影響北極的生態系統,例如北極熊和海象。海冰也會透過影響大氣及海洋的循環,來幫助調節地球溫度。全球的天氣變化同樣受到海冰影響。
然而,由於受到溫室效應影響,北極圈夏季的海冰,在過去幾十年間逐漸縮小。根據《衛報》報導,自從 1979 年起開始有衛星紀錄後,根據統計,北極圈夏季時的海冰面積已減少了 40%,體積也少了 70%。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也說,北極海的海冰在 2019 年達到了有史以來面積第二小的紀錄。
「隨著北極圈海冰的消融,每年海冰的面積變化會逐漸增大,使得當地仰賴冰層生活之物種的生活更加困難。」研究人員特蘭布萊(Bruno Tremblay)説。事實上,北極圈的升溫速度,是地球上其他地區的兩倍以上,2019 年北極圈的溫度,還比平均值還高上 3.4 度,創下 1900 年來的新高紀錄。
而且,即使快速減少碳排放量,也只能讓夏季無海冰的現象,變成偶爾發生,而非年年發生。也就是說,即使人類大量減少碳排放量,夏季的海冰仍會消失。「如果我們快速、大幅地減少全球的排放量,如此便可將全球暖化的上升溫度,維持在攝氏2度以下。不過,在2050年前,北極海冰還是會偶爾消失。」研究人員諾茲(Dirk Notz)説。
資料來源:USA Today−Arctic will see ice-free summers by 2050 as globe warms, study says
留言
(Visited 372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