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家永遠不是件容易的事,最近的研究報告指出,大部分大學畢業生想黏著爸媽越久越好。
Sallie Mae 近期對大學畢業生的畢業後生活與目標做調查,報告顯示,5 年內完成學業的畢業生有將近一半仍然與父母或親戚同住。
雖然目前房市、持續性的通貨膨脹和日益逼近的學生貸款確實是其中幾項因素,對大多數人來說,他們只是還沒準備好,尤其是年輕男性。
Sallie Mae 的調查發現,過去兩年內畢業的大學生有 64% 目前與雙親同住,2% 與其他家庭成員同住。其他畢業生在其他地方適應新環境:8% 獨自租屋,另外 8% 和室友合租,9% 與另一半同住,7% 計畫買房。
但畢業 5 年以上,情況開始不一樣。離開學校 3 到 5 年的畢業生,只有 35% 繼續住在家裡或與親戚同住。同時,有 20% 的畢業生擁有自己的房屋,19% 與另一半同住,16% 獨自租屋,9% 和室友合租。
總體來說,這代表 47% 的 Z 世代畢業生現在還是住在家裡,其中相當多年輕人很開心可以暫時留在家中。
所有在最近住在家裡的畢業生中,男生與女生間的差異非常明顯。45% 的男性畢業生表示他們「還沒準備好搬出去」,只有 28% 的女性畢業生有相同回答。雖然性別間的差異很有趣,但實際上,年輕人會搬出去的原因相當直接。
離巢的畢業生中,影響他們居住地點的首要原因非常單純:工作。45% 的受訪者表示,畢業後的居住地點取決於工作地點。接下來是負擔能力,占 40%,有 38%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住在自己生長的城市。家庭連結仍然有強大的影響,37% 的人表示與親戚的距離是關鍵因素之一。
認為生活品質(包括天氣、安全和生活便利性)很重要的畢業生占 30%。較少被提及的原因包含:接近另一半或社交圈(21%)、教育機會(14%)或職業發展(15%)。
調查也發現,畢業生的個人成就感可能會影響他們最後是否會買房。認為自己「非常成功」的人,在畢業五年內買房的可能性(27%),是認為「普通或不成功」(8%)的人的 3.5 倍。
當然,當環境對你不利時,很難讓人有成就感。首先,嬰兒潮世代握有將近 19 兆美元的不動產,而且大多選擇「在地安老」,使得熱門居住地的房源非常稀少。
此外,學生貸款對想要安定下來的年輕人來說是其中一項非常大的難題,把首購族的年齡推遲到 30 歲後半。事實上,根據支付數據 PYMNTS Intelligence 所提供的資料,Z 世代的首要財務目標不是買房,而是償還債務。
不過,Z 世代似乎也不會倉促買房。Insurify 一項新調查發現,高達 90% 的 Z 世代屋主低估持有房屋的成本,反而對財務狀況帶來進一步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