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表示,我們的太陽系可能還是會有第九顆行星。
超過一個世紀前,許多人就在宣傳可能有另外一顆行星藏在太陽系深處。但根據一篇新論文,天文學家可能已找到新證據,指出某個天體也許是「第九行星」的候選星,這篇論文已被《澳洲天文學會會刊》(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Australia) 接受,準備出版,但尚未進行同儕審查。
根據論文,隱藏的候選行星可能和海王星一樣大,由於距離太遠,繞行太陽一圈要花 1 萬到 2 萬年的時間。
為測量這顆天體的軌道運動,分別進行兩次遠紅外線觀測,兩次相隔 23 年。1983 年,紅外線天文衛星 (Infrared Astronomy Satellite, IRAS) 對宇宙進行一整年的觀測。2006 年,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Japanese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 JAXA) 發射紅外線衛星 AKARI,一直運作到 2011 年。
台灣某間大學的研究人員將 IRAS 資料庫內觀察到的天體以及 AKARI 獲得的資料做比較,看看在這段時間範圍內,天體是否有任何移動。
第九行星的候選星出現微小的移動,表示這個天體可能真的圍繞太陽運行。
一些較有力的證據指出,太陽系邊界裡存在行星,古柏帶 (Kuiper Belt) 內的天體活動就是證據。古柏帶是一個特殊的冰封天體群,包含彗星和矮行星,從海王星開始並向外延伸到星際空間。
古柏帶內有六顆已知天體的橢圓軌道朝向相同方向。除此之外,根據 NASA 的資訊,古柏帶內的天體運行方向與太陽系中的其他星體相反。研究人員表示,這可能是因為受到附近行星的引力所拉扯。
此外,研究提到,此天體只能反受一點微弱的陽光,進一步確定它是一顆行星。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 (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在 2006 年將冥王星的分類降為矮行星,主要是因為其他天體可能會經過它的軌道。過去冥王星被視為我們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但行星的新定義要求天體有足夠的引力,來清除軌道上的其他物體。
NASA 表示,目前有許多觀測證據指出第九行星的存在。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觀測並未提供足夠資訊來判斷候選行星的完整軌道,代表需要更多觀測資料。
資料來源:Could our solar system have 9 planets after all? Astronomers may have confirmed possible exist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