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主教會存在近二千年以來,選舉新教宗的過程經過多次改變,現在的程序結合古老傳統和現代更新,2013 年最近一次的更新,反映出教宗本篤十六世 (Pope Benedict XVI) 開始建立的改變。雖然如此,這項基本儀式在數個世紀以來大多維持不變。
立即行動與正式哀悼
由於教宗方濟各 (Pope Francis) 的辭世,在教宗過世到選出繼位者為止這段稱作空位期 (interregnum) 的期間內,教會啟動一系列的宗教儀式和習俗。在教宗任期空缺的這段期間內被稱作「sede vacante」,在拉丁文的意思是「空位」。
教宗過世時,首先會由總務樞機 (cardinal camerlengo 或稱作 chamberlain) 依照傳統儀式確認教宗死亡,並在空位期處理梵蒂岡的日常事務。接著,開始傳統上為期 9 天的哀悼期,包括教宗的葬禮,傳統上會在他過世後的 4 到 6 天內舉行,遺體會在聖彼得大教堂 (St. Peter’s Basilica) 安放數日,也讓全球政要和國家元首能夠前往致意並出席葬禮。
召開選舉教宗的秘密會議
同樣在教宗空缺期間,所有 80 歲以下符合資格的樞機主教會被召集到羅馬,為即將在西斯汀教堂 (Sistine Chapel) 內舉行的秘密會議 (conclave) 做準備,以選出下一任教宗,會議通常在教宗去世後 15 到 20 天內開始舉行。在教宗空缺期,樞機主教會住在聖瑪爾大之家 (Domus Marthae Sanctae) 的私人房間內,基本上這是間位於梵蒂岡的公寓式酒店,設有餐廳設施,通常做為來訪的神職人員及信徒的住所。根據傳統,樞機主教會與外界隔絕,無法看電視、打電話、用電腦和看報紙。
樞機團 (College of Cardinals) 將在一天之內為選出下一任教宗投出多達 4 張選票,需要三分之二的多數票選出教宗。每次投票之後,會將選票燒掉,並從西斯汀教堂的煙囪放出煙霧,向聖彼得廣場 (St. Peter’s Square) 守夜的群眾發出信號。黑煙(義大利文:fumata nera)表示投票沒有結果,而白煙(義大利文:fumata bianca)則表示已選出新教宗。如果 3 天後沒有選出教宗,選舉會暫停一天,讓樞機主教有時間在下一輪投票前思考。
選出新教宗後
一旦樞機團選出新教宗,會在西斯汀教堂正式詢問候選人是否接受選舉結果,如果接受,會請他選擇教宗名。雖然教宗可以選擇保留他們受洗時的名字,但過去 470 年來,每位教宗都選擇更改名字,通常是為了紀念前任教宗,並表達他們會以前任教宗做為榜樣。
新選出的教宗以新身分首次公開露面,就代表空位期結束。他會踏上俯瞰聖彼得廣場的聖彼得大教堂中央陽台,在資深樞機執事 (cardinal deacon) 以傳統宣言「Habemus papum」(拉丁文的「我們有教宗了」)的介紹下,為聚集的人群祈福。
資料來源:Electing a new pope: What happens next and what is a papal concl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