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的「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系統」(VAERS)統計,自去年 12 月 14 日至今年 1 月 13 日之間,美國共有將近 7,000 件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後出現副作用的通報,而且其中竟有超過 79% 的案例都是女性。
也就是說,比起男性,女性似乎較容易在接種疫苗後出現副作用。根據統計,最常見的副作用包含:頭痛、疲倦和暈眩。有時候也會在接種疫苗處,出現會癢的紅疹,這種情況大多發生在接種莫德納(Moderna)疫苗後。整體來說,接種莫德納疫苗後通報出現副作用的案例裡,女性就佔了 77%。
其實,這些副作用是好的現象,表示疫苗正在身體的免疫系統裡作用,好對抗新冠肺炎。但是,為什麼女性比較容易出現副作用呢?健康專家解釋,這可能是因為「生理差異」、「男性報告不一致」,和「臨床試驗上的性別偏見」。
可能因素①:生理差異(Biological differences)
專家表示,女性對於疫苗的免疫反應會比男性劇烈,這可能可以部分解釋,為何有較多女性在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後出現副作用。
「以生物學的觀點來看,女性有時候在接種疫苗後,會產生多達兩倍用來對抗感染的抗體。」來自彭博公共衛生學院的科學家摩根(Rosemary Morgan)表示。
雖然目前並沒有明確的數據可以比較,男性和女性在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後的免疫反應,不過一份 2019 年釋出的研究報告發現,和男性相比,女性在接種流感疫苗後,會出現較明顯的細胞激素和抗體反應。
免疫學家塞班(Daniel Saban)指出,這有可能是因為,女性會較頻繁地驅動「輔助型T細胞」(CD4+ T cells),這種細胞又被稱作是「助手型T細胞」,可以驅動免疫系統裡其他可以製造抗體的細胞,來對抗病毒。
此外,賀爾蒙也會影響男性和女性的免疫反應,因為有些免疫細胞有雌激素接受體(estrogen receptors),而女性又會分泌較男性多的雌激素,所以可能會因此影響免疫細胞的反應。
可能因素②:可能通報不一致(Possible inconsistent reporting)
健康專家指出,女性可能確實出現較男性多的副作用,不過男性也可能比較不會向有關單位通報自己出現副作用。
「我們並沒有確實的證據…不過我們知道的是,較多女性通報出現副作用,可能和我們所知道的男性與醫療照護單位的關係有關。」科學家摩根指出。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研究顯示,比起男性,女性較可能使用醫療照護服務,而這也解釋了,為何男性可能較少通報出現新冠肺炎副作用。
可能因素③:臨床試驗的性別偏見(Gender bias in clinical trials)
摩根表示,臨床試驗向來忽略性別差異,而這也影響了女性對這些經核可的疫苗和藥物會有何反應。
直到 1993 年的《國家健康機構振興法案》通過,以確保在臨床試驗裡加入少數族群以前,女性大多是被排除在臨床試驗外的。
「以藥物來說,現在市面上的許多藥物,都是經由排除女性的臨床試驗後被核可的。」摩根表示,「我們曾經經歷,或者說現在仍在部分地方發生的是,男性身體還是被當作標準,而且身體類型非常明確,包含:年齡、體重和身為白人。」
雖然女性有被包含在新冠肺炎疫苗的臨床試驗中,但摩根指出,性別偏見還是存在的。雖然幼童的劑量是由體重決定,但成年男性和成年女性接種的疫苗劑量卻都是一樣的,不分體重,也就是說,女性可能注射了較強的劑量。
以流感疫苗為例,一項於 2008 年釋出的研究報告顯示,女性如果只接種半劑的流感疫苗,其產生的免疫反應,會和接種整劑疫苗的男性一樣。
當然,較強的劑量,對於女性來說,仍是安全和有效的,但也會產生較多的副作用,甚至進而產生「疫苗猶豫」(vaccine hesita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