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在上個月因疫情而閉關的高峰期,全球每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共下降了 17 %。
科學家表示,但當生活和溫室氣體排放水平逐漸回歸正常時,這短暫的汙染中斷對於氣候變遷來說,將可能僅是「滄海一粟」。
國際科學家團隊在疫情大流行期間針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研究中,計算出汙染水平正在回升,且全年最終將會比 2019 年的碳排放量下降 4 %至 7 %。這仍是碳排放量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的年度下降幅度。封鎖隔離政策若在全球大部分地區持續一整年,碳排量將下降 7 %;若不久後即解除,則為 4 %。
在四月的一個星期內,美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了約三分之一。週二,根據《自然氣候變化》期刊(Nature Climate Change)的研究顯示,世界上排放最多溫室氣體的中國,二月份的碳汙染減少了近四分之一。印度和歐洲則分別減少了 26 %及 27 %的碳排放量。
全球最大的下降幅度是在 4 月 4 日至 4 月 9 日之間,當時全世界一天排碳量 1,870 萬英噸(1,700 萬公噸)比元旦當天的排碳量還來得少。自 2006 年以來,全球排碳量從未達到如此低的記錄。
研究的第一作者,同時也是東英格蘭大學(the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的氣候科學家勒奎爾(Corinne LeQuere)表示,但若明年全世界恢復緩慢增加的汙染水平,此排放量的短暫減少將僅只是「滄海一粟」。她比喻說:「這就像是你有個裝滿水的浴缸,然後將水龍頭關起來 10 秒鐘。」
截至4 月 30 日,全球碳汙染水平自本月稍早的最低點,每天增長 330 萬英噸(300 萬公噸),二氧化碳停留在空氣中約一個世紀。
外部專家讚揚,該研究是目前為止最為全面的研究,表示其顯示了,為預防全球暖化更進一步的危險程度,需要付出多少努力。
賓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氣候科學家曼(Michael Mann)表示,他並非此研究的一員,但也在電子郵件中指出:「這強調了一個簡單的真理:單憑個人行為無法達到我們的目標,我們需要根本的結構轉變。」
研究作者表示,若全球能保持這樣的年度排減量,且在幾十年內沒有發生疫情大流行的話,那麼地球將可能有機會避免再變暖華氏 1.8 度(攝氏 1 度),但要達到國際的目標的年度減量是不可能的。
勒奎爾說,若明年恢復至 2019 年的汙染水平,這代表著,對於領導者一直極力避免額外再增加華氏 1.8 度(攝氏 1 度)的暖化來說,全球只得到了一年的延遲時間。作者表示, 2050 年至 2070 年間,此水平仍可能在任何地方發生。
此研究由全球碳計畫(Global Carbon Project)的國際科學家執行,計算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年度估算權威數據。他們查看顯示日常能源使用的 450 個資料庫,並將疫情相關的社會「限制」衡量標準加入其估算。
研究作者表示,近一半的排放量減少是來自於較少的運輸工具汙染,大多包含汽車和卡車。相較之下,研究顯示,空中旅行的劇減僅佔了總體下降汙染量的 10 %。在美國,汙染下降幅度最大的為加州和華盛頓州,暴跌幅度超過 40 %。
資料來源:Study: World carbon pollution falls 17% during pandemic pe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