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科學家表示由於本月南極上空異常溫暖的高溫,臭氧層破洞縮小至有史以來最小的紀錄。在南極上空平流層中,每年都會出現一次臭氧層急劇變薄,原因通常是因為溫度變低而使臭氧層變大。
據 NASA 和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的科學家稱,這是40年來天氣系統第三次因為氣溫升高而限制了臭氧的消耗。1988年9月和2002年9月在南極平流層中也曾出現過類似的天氣模式,造成異常小的臭氧破洞。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地球科學首席科學家 Paul Newman 說:「重要的是我們了解到今年觀測到的臭氧破洞狀況是因為平流層溫度升高所致。這並不意味著大氣中的臭氧突然恢復。」此外,NOAA 表示今年的現象與氣候變化並沒有關係。
臭氧層十分重要,因為它的就像防曬乳一樣阻止了潛在有害的紫外線能量來到地球表面。沒有臭氧,人類和動物罹患皮膚癌和其他疾病(例如白內障)的比率將會上升。在高空中自然產生的臭氧是「好」臭氧,與地表附近的「壞」臭氧相反,後者是人為污染,可能導致呼吸問題。
每年的臭氧空洞在9月8日達到了630萬平方英里的峰值,然後在9月和10月接下來的時間內會縮小到390萬平方英里以下。在正常氣候的幾年中,臭氧洞通常會增長到最大約800萬平方英里。
科學家首先在1970年代發現了保護地球的臭氧層急劇變薄,他們確定這是由冰箱中使用的氯氟烴(CFC)和噴霧所引起。在1980年代末,有196個國家簽署了《蒙特婁協議書》,該條約限制了全球氟氯碳化物的生產,企業很快想到了更安全的替代品。科學家們預計,由於《蒙特婁協議書》禁止使用氟氯碳化物,且大氣中所消耗得臭氧層化學物質持續減少,到2070年左右,臭氧層孔徑將縮小到1980年的水平。
資料來源:Ozone hole shrinks to smallest size on record, and it’s not related to global war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