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人口成長率在 2018 年以 0.6% 的數據,創下了 80 年來的新低。這種現象在全球經濟最進步的已開發國家中,其實並不罕見。人口成長速度緩慢的主因,大多為生育率的降低。
而在某些美國的城市裡,人口不但沒有成長,甚至還會縮減。像是底特律、克里夫蘭及聖路易斯等城市,都曾經是創新中心及工業大城,在 20 世紀中期非常的繁榮,也聚集了很多人口。
不過,到了 1970 年代,許多鋼鐵工業、汽車製造商及工業巨頭們,都開始以自動化生產線取代人工,並陸續轉至美國東北部及中西部等地發展。原本十分繁榮的部分城市逐漸沒落,失業率、貧窮率及治安等問題也接踵而至,有些城市甚至被稱為是「鐵鏽城市」(Rust Belt city)。
商業分析網站「24/7 Wall St.」分析了史丹佛大學及美國人口普查局所釋出的都市人口數據,並列出五個自 1950 年以來流失至少 50% 人口的大城市:
賓州 匹茲堡(Pittsburgh)
- 自 1950 年人口達巔峰後以來的人口成長率:-64.7%
- 1950 年的人口數:676,806
- 2018 年的人口數:301,048
匹茲堡在 1950 年代曾經是全國人口第 12 多的都市。到了 2018 年,匹茲堡的排名已經落到了全國第 66 名。匹茲堡人口流失的原因,和當地製造業及鋼鐵業於 1970 年代的縮減有關。
在 1970 至 1980 年間,匹茲堡最大的鋼鐵公司裁掉了成千上萬名的員工。於是,在 1970 年至 1990 年間,匹茲堡流失了超過 15 萬名的居民。目前匹茲堡有 22% 居民的生活水平低於貧窮線,其中 12% 人口的年收入更是低於一萬美元。
紐約州 水牛城(Buffalo)
- 自 1950 年人口達巔峰後以來的人口成長率:-55.8%
- 1950 年的人口數:580,132
- 2018 年的人口數:302,838
水牛城在 20 世紀早期,因為地理位置接近伊利運河(Erie Canal)的源頭,而成了美國當時最大的都市之一。後來,公路系統開始發展,以貨車運送貨物成了較佳的貨運方式,船運便逐漸沒落。而這也讓水牛城的人口從 1950 年的全國排名第 15 名,掉到了現今的第 83 名。不過,最近有越來越多年輕人移入水牛城的趨勢。
俄亥俄州 克里夫蘭(Cleveland)
- 自 1950 年人口達巔峰後以來的人口成長率:-58.0%
- 1950 年的人口數:914,808
- 2018 年的人口數:672,662
除了經濟因素外,克里夫蘭的社會及經濟狀況也是導致人口外移的因素之一。克里夫蘭的貧窮率為 35.2%,比全國平均值還高了兩倍多。而暴力犯罪率則為每 10 萬人中有 1,557 件,比俄亥俄州的平均值還高了五倍。
密西根州 底特律(Detroit)
- 自 1950 年人口達巔峰後以來的人口成長率:-63.6%
- 1950 年的人口數:1,850,000
- 2018 年的人口數:383,790
底特律在 1900 年至 1950 年間的人口數大量增加,成了全國第五大的城市,也是當時少數人口超過 100 萬人的大都市。重工業讓底特律躍升成美國大城,但重工業隨後的縮減也讓底特律面臨嚴重的失業及人口流失問題。
密蘇里州 聖路易斯(St. Louis)
- 自 1950 年人口達巔峰後以來的人口成長率:-64.7%
- 1950 年的人口數:856,796
- 2018 年的人口數:301,048
聖路易斯是 1950 年美國第八大的城市,但在 2018 年的排名已落到 64 名。和克里夫蘭類似,聖路易斯也有嚴重的社會問題。根據統計,聖路易斯每四人中,就有一人生活水平低於貧窮線。
不過,聖路易斯的人口在近期有了復甦的跡象。有許多來自亞洲的人口開始移入這個城市,而很多大學及大型公司也仍在當地營運著。
資料來源:USA Today−These 5 cities have lost half or more of their populations since 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