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之世界知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I.M. Pei),已於周四晚間逝世,享壽 102 歲。
貝聿銘的作品以公共建築及文教建築為主,並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代表作品包括:法國巴黎的羅浮宮玻璃金字塔、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科羅拉多州的國家大氣研究中心、香港的中銀大廈、中國北京的香山飯店,以及台灣東海大學的路思義教堂等。
貝聿銘於 1917 年出生於中國廣州,他在 1930 年代於上海讀書時,受到當時蓬勃興起的建築啟發。後來,他來到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以及哈佛大學研讀建築學,並在 1954 年正式成為美國公民,定居於紐約市。
他最早於 1940 年代後期就開始推出建築作品,最近期的作品則為 2008 年的卡達杜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Islamic Art),以及 2009 年的澳門科學館。
貝聿銘要設計建築前,總是會細心地研究每個專案、了解建築物的目的,並設法讓建築和環境有所連結。「我的目標單純就是,讓人們處在這個空間及在裡面漫步時,可以感到愉悅。」貝聿銘說,「不過我也覺得,建築物可以達到影響人們、讓人們想要為自己的生命做更多努力的境界。這是我覺得最有趣的挑戰。」
當他在 1984 年獲得前法國總統密特朗(Francois Mitterrand)欽點,要他協助翻新羅浮宮時,其實也受到不少批評。許多法國人強力反對這棟已有長年歷史的建築遭到修改,特別是貝聿銘還是個外國人。不過,後來羅浮宮的翻新工程及玻璃金字塔還是在 1989 年順利完成了。「羅浮宮幾世紀來已經歷過重大的改變。翻新的時機必須是剛好的。我很有自信,因為這是正確的時機。」貝聿銘表示。
貝聿銘的一生獲獎無數。他在 1983 年獲頒有「建築界諾貝爾獎」之稱的「普立茲克建築獎」,並在 1988 年獲美國前總統雷根授與「美國國家藝術勲章」。美國前總統布希也曾於 1992 年親自頒發「總統自由勳章」給他,這是被譽為美國平民最高榮譽的獎項。
資料來源:AP−I.M. Pei, architect who designed Louvre Pyramid, dies at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