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型手術最開始存在的目的幾乎都是為了減少先天或後天造成的畸形而存在,但後來卻演變成為了美麗而在健康的身體上動刀的外科手術。生活在這個世代的我們對於割雙眼皮、隆鼻、墊下巴等等整型手術並不陌生,接受整型的不再是在戰場上受傷的士兵,而是對自己外型感到不滿意,希望自己能夠「更加好看」或「更有自信」的普通人。
在整型手術日漸普遍化的過程中,社群媒體也是促進整形慾望的重要推手之一。
人人都想展現「最好的自我」
Snapchat、Instagram、Facebook等等社群媒體的存在,讓人人都可以擁有一個自我展演的平台:snapchat有許多可愛的濾鏡,而且24小時之後上傳的動態就會自動消失、只要把照片上傳到Instagram或Facebook,就可以獲得許多人的評論和點讚。
智慧型手機和社群媒體的出現,使人們愈發樂於向大眾展現自己,只要有手機,我們就可以在不需要任何人的幫忙下拍下自己的模樣,並上傳到網路上,所以自拍對這個世代來說,是非常普遍且輕易就能辦到的事。拍了之後,少不了的要稍微「美化」一下,這樣才能在社群媒體上呈現最好看的自己。透過「美圖秀秀」、「Facetune」、「Beauty Plus」等美圖軟體,痘痘肌可以變成牛奶肌、蒜頭鼻可以擁有高鼻樑、丹鳳眼也能體驗歐式雙眼皮,這些都是只需要幾個按鍵就能夠完成的事。只要按一按,我們都可以在社群媒體上面變成自己想像中好看的樣子。
只要有手機,人人都是自己的修圖師
醫學期刊《JAMA Network》於8月2日發表的文章「Selfies—Living in the Era of Filtered Photographs」裡提到社群媒體和修圖軟體帶給人們對自我認同的影響。
過去,對照片進行後期修圖只是藝人和模特兒的專利,因為工作需要,必須將最好的一面呈現在雜誌和廣告上。但如今,多虧Snapchat和Facetune等軟體,人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修圖師,任何缺點都可以透過這些軟體被掩蓋。
自拍照裡的你,是真實的自己嗎?
正因為我們習慣了美圖、習慣了修飾後的照片,我們開始無法接受自己原本的模樣。它影響到的是一個人的自信和自我感覺,會使人不斷對自己的樣貌感到緊張,甚至導致「身體畸形恐懼症」(Body Dysmorphic Disorder,以下簡稱BDD)。
BDD是一種對於自己的身體形象有著實屬想像缺陷的想法,不單純只是對自己的外貌感到不自信和沒安全感,許多BDD患者會盡最大的嘗試(例如整型)來隱藏自己的「缺點」。
社群媒體和修圖軟體正在改變人們對於美貌的看法。根據2017年American Academy of Facial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的一項調查,選擇整形的人們中,有55%在說到自己想要整型的原因時都提到了自拍對他們的影響,比起2015年的42%更多。
這種風氣的加劇體現了現今人們對於樣貌的扭曲觀念。根據今年三月的一份研究顯示,在近距離的鏡頭下,人的五官是會被扭曲的,「就像在照哈哈鏡一樣」。尤其當我們把鏡頭拉到離臉只有12英吋的距離時,照片裡的鼻子會被放大將近30%。如此一來,自拍者肉眼所看到的照片反應的並不是自己原本的樣子,而是被鏡頭扭曲後的形象。
了解社群媒體的影響,避免盲目整型
期刊作者警告,修圖技術帶給人們的完美影像對人們,尤其是年輕人來說是具有危害性的。他們引用近期的研究說明會修飾自己照片的少女更加顧慮自己的身體,並且更加高估自己的身形和體重。研究也發現,那些認為自己身體形象有缺陷的人更傾向於利用社群媒體來驗證自己的魅力。
「可以說,這些軟體讓我們漸漸忘記掉現實的樣子,它們使我們預設自己跟修飾後的完美樣子是一樣的。」作者在最後的部分提到,醫生在執行手術之前必須要了解社群媒體對人們的影響,才能給予患者適當的輔導和醫療幫助。
資料來源:
CBS News —— “Snapchat dysmorphia”: Selfies, photo filters driving people to plastic surgery, doctors say
JAMA Network —— Selfies—Living in the Era of Filtered Photographs
Kathy Davis ——《重塑女體- 美容手術的兩難》